天气逐渐转热,由于青少年防范意识较差,极易造成溺水事故。为有效预防青少年溺水的事故的发生,让同学们安全健康度过假期,2023年5月26号下午学工处利用班会课时间sunbet申搏官方网站呼吁家长高度重视防溺水安全教育,切实履行看护责任,与同学们一起增强孩子的防溺水意识,远离危险水域,从根源上杜绝溺水事件的发生,共同保障自身人身安全,守护孩子们平安,为孩子们保驾护航!
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的工作重点,是家长心中的牵挂。为保障我校学生的生命安全,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,各班级班主任借助多媒体课件,让学生们感受到溺水的危险性,并向同学介绍防溺水的救护知识。
家长或看护人要牢记5要点:
1.不能私自下水游泳。
2.下水前活动身体,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。
3.教孩子学习游泳,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。
4.不到不熟悉、无安全措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。
5.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况不明时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
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。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,生命或可挽回!如何辨别溺水者?牢记这7种迹象。
1.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没有时间呼救。
2.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,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。
3.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,挣扎20-60秒之后下沉。
4.溺水者眼神呆滞,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。
5.溺水者的头可能前倾,头在水中,嘴巴在水面。
6.看起来不像溺水,只是在发呆,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,就需要立即伸出援手。
7.青少年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,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。
1.救上岸后,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积水,以保证气道畅通。抢救者一腿跪地,另一腿屈起,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,使其头足下垂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其背部,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。
2.清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者的咽部、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,保持呼吸道畅通。注意清水的时间不宜长,以免延误心肺复苏。
3.对呼吸、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进行口对口(鼻)式的人工呼吸,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。
4.经现场初步抢救,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,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他汤水后静卧。
5.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,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。
1.发现落水者时,第一时间应大声呼救,寻求周边人员的帮助,并拨打110报警,切勿盲目下水施救。
2.可将竹竿递给落水者,前提要确保自身安全,递竹竿时要趴在地上,降低重心,以免被拖入水中。
3.如果现场能找到泡沫块、救生圈、木块等漂浮物,可以抛给溺水者,避免溺水者沉入水中。
4.若现场无竹竿、漂浮物等,可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,抛给溺水者,切记要趴在地上,确保自身安全。
1.不要慌张,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。
2.放松全身,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,将头部浮出水面,用脚踢水,防止体力丧失,等待救援。
3.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,身体下沉时,可将手掌向下压。
4.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,又无法靠岸时,立即求救。如周围无人,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,伸直抽筋的那条腿,用手将脚趾向上扳,以解除抽筋。
此次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,让学生们学习并掌握了防溺水相关安全知识,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。